夏季的六个节气_夏季六节气 宝宝巧养生

发布时间:2018-05-27 点击:

夏季六节气 宝宝巧养生

    核心提示:内经讲“春夏养阳”。夏季要以保护人体阳气为重,因暑热常挟湿气,又因暑热而过于贪凉。所以保护阳气需做到三防:即防暑热、防湿气,防过凉。

    夏季三个月,起于立夏止于立秋前一天,有六个节气,即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。每个节气十五天。夏季是万物生长,繁荣秀丽的季节,正如《黄帝内经》中说的“至三月,此谓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”此时,天阳之气不断下降,地热上蒸,阴阳之气上下交换,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。夏季的特点为“夏长”。长即“生长”之意。

    内经讲“春夏养阳”。夏季要以保护人体阳气为重,因暑热常挟湿气,又因暑热而过于贪凉。所以保护阳气需做到三防:即防暑热、防湿气,防过凉。

<上一页123456下一页>

夏季六节气 宝宝巧养生

    暑邪的特点

    夏季的主气为暑,内经中说,“其在天为热,在地为火……其性为暑。”夏季易感暑热而致病,暑邪的特点是:

    1.暑性炎热

    暑邪侵犯人体多出现高热、口渴、面赤、心烦、出汗等大热之象,尤其是宝宝为纯阳之体,易感暑热,且热象更加明显。

    2.暑性升散

    暑邪易入心经,上于头目,升散而致大汗,常令中暑及抽搐,因此宝宝常现高热惊厥。

<上一页123456下一页>

夏季六节气 宝宝巧养生

    3.暑邪挟湿

    夏季炎热,天暑下迫,地暑上蒸,潮湿常多雨,湿气弥漫空间,暑湿二邪同时致病,常见发热、烦渴同时还兼四肢困倦,头晕头重,大便宣泄,小便短赤,是湿阻之病。

    中医3招防暑袪湿

    1.节饮食,宜热饮

    夏季阳气外发,气血运行于表,内里脾胃相对则虚,加之宝宝生理特点是脾常不足,因此,体表虽热,内里脏腑反而虚寒,表现在腹部及心口上的皮肤是凉的。这时,不要过度食用生冷之物,如冰水、雪糕、西瓜之类。否则腹中过寒,导致腹痛、腹泻、呕吐等胃肠疾病,即使当时未觉不适,入秋季节变化,多会出现秋季腹泻。西瓜是夏季最好的防暑食品,提倡少食饮料多食西瓜,但不宜给宝宝服冰镇西瓜,以免伤及脾胃。

    提示:

    夏季饮食一般以温为宜,正如《养生镜》指出:“不问老少,皆宜食暖物。”这样可助阳,达到“春夏养阳”之目的,所以建议妈妈们养成孩子喝温热之饮,食温热之粥,切不可以从冰箱中取出冷饮即服,久而久之则脾胃受凉,出现饮食少,面黄饥瘦营养不良之象。

<上一页123456下一页>

夏季六节气 宝宝巧养生

    2.慎起居,不贪凉

    夏季人体毛孔开泄,尤其是宝宝腠理稀疏,脏腑娇嫩,易受风寒湿邪侵袭,夏季空调房音温度过底,风扇直吹身体,形成人为的虚邪贼风,宝宝常因此受凉受寒,所以要特别注意房间温度不要低于22度,风扇不要直吹头面及胸腹、背部睡觉用“肚兜”是非常必要的。

    3.防湿邪,常通风

    夏末秋初,这段时间称为“长夏”季节,即延长的夏日之意。此时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多雨,空气湿度大,雾露多,致使居处潮湿,汗出沾衣,涉水淋雨,被湿邪所侵袭。湿为阴邪,伤及阳气,尤易伤脾阳,脾胃喜燥而恶湿。宝宝脾常不足,湿邪之性粘滞,患挟湿感冒较一般感冒不易恢复。

<上一页123456下一页>

夏季六节气 宝宝巧养生

    提示:

    为防湿邪,日常起居要注意的,室内常通风空气,保持干燥,清凉,饮食要清淡少油腻,保持好自身阳气,不要汗出过多,以伤心之阳气。

    夏季保健有三宝

    第一宝:藿香正气水

    藿香正气水是夏季伤湿感冒常用的良药。它具有解表化湿,理气和胃的功效。治疗、恶寒发热,头痛头重,恶心呕吐,腹泻湿泻等病。

    第二宝:养生粥

    夏季保健宝宝易饮温粥来养生,常用的粥有:

    1.薏米仁粥:将薏米仁30克,洗净浸泡35小时,粳米60克洗净与薏 米仁同煮成粥,可健脾袪湿。

    2.荷叶粥:粳米100克,荷叶20克(或鲜荷叶半张),红枣三枚,同煮成粥,可清解暑热,生津止渴。

    3.绿豆粥:粳米100克,绿豆20克,煮粥服用,可消暑解毒。

<上一页123456下一页>

夏季六节气 宝宝巧养生

    第三宝:清凉浴方

    1.金银花浴:取金银花露20毫升,兑入浴水中,洗泡5~10分钟,沐浴凉爽且可防治痱子。

    2.风油精浴:取风油精5~10滴,兑入浴水中,浴后可神清舒适,亦可防痱子发生。

<上一页23456下一页>

精彩图片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