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进补吃什么好_进补需谨慎 对症更有效

发布时间:2017-12-04 点击:

进补需谨慎 对症更有效

    很多朋友应该都知道我们国家的中医食疗非常有文化和实用价值。很多中医药膳对于身体的调理都是非常有效果的。食疗、药膳作为中医学的瑰宝,因其膳中有药、兼具营养和治疗之功效,数千年来一直深受青睐。下面就来看看如何对症下药进补身体。

    药膳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中药,在4000余种常用的中药中,有500种可作药膳原料,其中使用较安全且味道可口的大约有60味,如人参、鹿茸、山药、杜仲、茯苓、当归、陈皮、虫草、决明子、黄芪、白芍、党参、枸杞、首乌等。

    中医对药膳有着严格的禁忌,主要包括药物之间的配搭禁忌、药膳与食物的配搭禁忌和疾病忌口等。如果不具备医药常识而盲目食用药膳进补,难免会误入歧途。

    专家指出,中药药性有寒、凉、温、热之分,应根据不同人的体质或病情科学选用。

    一般来讲,温性、热性的食疗中药,如生姜、大葱、红枣、核桃、羊肉、小茴香等,具有温里、散寒、助阳的作用,适合于偏阴质的人或寒证、阴证患者,主要表现为畏寒、乏力、易出汗、记忆力差、腰酸膝软、胃寒、便溏、性功能较差等。而凉性、寒性的食疗中药,如绿豆、藕、西瓜、梨、荸荠、马齿苋、菊花等,具有清热、泻火、凉血、解毒的作用,适用于偏阳质的人或热证、阳证的患者,表现为怕热、易兴奋、多汗易口渴、咽干舌燥、便秘、尿赤等。

    选购药材一定要新鲜优质,凡是变质、发霉的均不能食用。优良的药膳必须讲究烹调技术,一般食用中药以及无不适气味的中药,可与食物一起烹制,如果药物较多或有明显不适气味,可用纱布将药物包好,再与食物一起烹制,药性即进入食物或汤里,服食时可将药渣去除。

    药膳虽好,但也应适可而止。中药讲究用量,量大量小直接关系着药效,不分剂量,盲目使用,会引起严重的后果。有人一次用20克人参煨汤,服用后导致脑溢血,这样的教训屡见不鲜。

    此外,中医认为,药膳应讲究“因时制宜”,即四季五补:春天万物复苏,五脏属肝,适宜升补;夏季分初夏与长夏,初夏天气已热,五脏属心,宜于清补,长夏天气炎热,五脏属脾,宜于淡补;秋季天气凉爽,五脏属肺,宜于平补;冬季气温寒冷,五脏属肾,宜于温补。如果违背这一自然规则,也会影响到补益效果。

精彩图片

热门精选